当前位置: 稀贵金属 > 详情
钢铁行业兼并重组提速 强者恒强局面或延续_环球快消息
2023-03-31 16:28:59    卓创资讯

【导语】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张海登近日表示,今年要严格落实产能置换,严禁新增产能。进一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快行业兼并重组,在专业领域形成一批世界先进的领航企业,同时通过兼并重组改变部分地区钢铁产业小散乱的局面。随着钢铁行业进入减量提质的新发展阶段,钢铁企业兼并重组的步伐将继续加快,行业“强者恒强”的局面或将延续。

我国钢铁行业集中度较低,“大而不强”的特征尤为突出


(资料图)

根据世界钢铁协会的数据,2021年全球粗钢产量超过1亿吨的企业仅有1家,即中国宝武钢铁集团,产量为1.20亿吨。此外,国内还有5家公司粗钢产量位于全球前十,分别为鞍钢集团(0.56亿吨)、沙钢集团(0.44亿吨)、河钢集团(0.42亿吨)、建龙集团(0.37亿吨)、首钢集团(0.35亿吨)。虽然我国钢铁企业在全球具有绝对的产量优势,但在较大基数面前,相较于其他主要生产国,我国钢铁行业的集中度相对较低。根据世界钢铁工业协会的数据,日本、欧盟、美国前四大钢企的产量分别占其钢铁总产量的75%、73%、65%,韩国前两大钢企产量占到了全国总产量的85%,而我国前十大钢企的产量仅占到全国总产量的40%左右。

近年来钢铁行业兼并重组政策驱动加速

近年来,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国企改革的双重推动下,钢铁行业为推动兼并重组也陆续出台了相关政策,“十三五”以来,我国钢铁企业兼并重组步伐明显加快,钢铁产业集中度总体呈上升态势。

钢铁行业兼并目标推进下,行业集中度有所改善

钢铁行业集中度在政策支持下,钢铁行业重组进程加快,行业集中度有所改善,从中钢协数据来看,钢铁行业CR10由2015年的34.2%提升到2022年的42.8%,距离规划目标还有约20%空间。

具体进程来看,2016-2022年间,中国宝武旗下及待重组钢厂陆续遍布五大区域的12个省市;鞍钢、本钢整合重组,成为全球第三大钢铁企业;建龙、普阳、冀南等企业持续推进并购进程;预计“十四五”期间,宝钢、首钢、鞍钢等重点大型钢铁企业将加快兼并收购的步伐,集中度继续提升。

联合重组加强龙头企业优势,强者恒强局面或延续

按照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党委书记张龙强的预判,随着联合重组进一步推进,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到“十五”五末,预计全国将形成“1、4、5、N”的总体产业重组格局,即:1个中国宝武(规模在2亿吨左右)+4个区域集团(规模在8000万吨左右)+5个大型钢铁企业集团(规模为4000-8000万吨)+N个“专精特新优”企业,产业集中度(CR10)达70%以上。

“双碳”政策及制度创新催化了集中度的进一步提高,目前河钢集团、沙钢集团、建龙集团等产能均超过4000万吨,且均具有跨地区和跨所有制特征。对省内钢铁产业进行合并重整上,河南地区除了最大的钢企安钢集团之外,包括信阳钢铁、闽源钢铁和凤宝特钢等在内的众多民营钢铁企业以及部分产业链企业,也有可能参与河南钢铁集团的组建,民营钢企参与省级钢铁集团组建或为首开先河。

产业集中度提升,无序竞争有所遏制,龙头企业优势增加,行业“强者恒强”的局面或将延续。从成本来看,龙头企业具备资源优势,且成本控制能力较强;从产量来看,集团内部的协同效应将进一步加强龙头企业优势;从工艺创新来看,龙头企业本身就具备较强的研发实力,且均在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加速产品结构转型,以加强行业竞争力。因此整体来看,在产业集中度提升的趋势下,龙头企业的成本及创新优势能助力其巩固竞争力,行业“强者恒强”的局面或将延续。

关键词: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