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稀贵金属 > 详情
唐代刺史是个什么官职
2023-02-11 01:52:15    上海商报

提起唐代刺史是个什么官职大家在熟悉不过了,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那你知道唐代刺史是个什么官职吗?快和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唐代刺史是个什么官职

人的心胸就好比芥子

人的心胸就好比芥子

唐朝时,江州刺史李渤,问智常禅师道:“佛经上所说的&34;

智常禅师闻言而笑,问道:“人家说你&34;

“当然!当然!我读的书岂止万卷?”李渤得意洋洋地说。“那么你读过的万卷书如今何在?”李渤抬手指着头说:“都在这里了!”

智常禅师道:“奇怪,我看你的头颅也只有一个椰子那么大,怎么可能装得下万卷书?莫非你也骗人吗?”

李渤顿时目瞪口呆,无话可说。

唐朝的刺史为州的最高行政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市委书记。刺史虽然都是州的最高行政长官,但是级别却有所不同,唐朝的州分为按照辖区人口的数量分为上州,中州,下州。上州的刺史级别高于中州的刺史级别,中州的刺史级别高于下州的刺史级别。级别分别为从三品到正四品下不等。由于前期的行政级别是2级,所以可以这么认为,唐朝前期的州全部作为直辖市,也可以认为是省,直接归中央管辖,那刺史的级别就是正部级的。

唐代刺史是什么官职

曹松(828-903),唐代晚期诗人。字梦徵。舒州(今安徽安庆市潜山市梅城镇河湾村)人。早年曾避乱栖居洪都西山,依建州刺史李频,后流落江湖,无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进士,特授校书郎(秘书省正字)。曹松诗作,风格似贾岛,工于铸字炼句。因他生活在社会底层,故同情劳动人民的苦难,憎恶战争。他在《己亥岁二首》诗中写道:“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论者谓此诗精炼隽永,超过了前人同题材诗作。

曹松不满现实但又热衷功名,多次参加科举应试,直到昭宗天复元年(901)才以71岁高龄中进士。因同榜中王希羽、刘象、柯崇、郑希颜等皆年逾古稀,故时称“五老榜”。曹松被授任校书郎,后任秘书省正字。终因风烛残年,不久谢世。遗作有《曹梦征诗集》3卷。《全唐诗》录其诗140首。

一个骑着毛驴的、瘦削的、脸上写着忧患和疲惫的、身着破旧青布蓝衫的唐朝秀才(有点类似吕洞宾),总在崎岖不平的山道上巅簸跋涉着,从青年、壮年直到老暮衰年。他且走且停,且停且吟,毛驴背上永远驮着一对书箱。因为他虽然一生都在为生计奔波,但也一生都在读书考试并吟诗作赋。

他梦想着一朝中试,为官做宦,报效朝廷,兼惠家族。他苦吟着,为战乱中不幸的百姓,无辜的平民。他憎恨着,那些操戈作祸,裂地封侯的乱臣贼子。愤怒出诗人,他的《己亥岁二首》就是明证,其中的“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成名万骨枯。”更是千古绝句。

他也终于考中了进士,那已是昭宗天复元年(公元901)的事了,也就是说当时他已年逾七旬,真正是考白了头发了。可怪的是,那一榜竟有五位古稀老人,他们是王希羽、刘象、柯崇、郑希颜,因之成为佳话,号曰“五老榜”。

据说唐朝进士名额很少;据说唐朝的考卷不弥封,也就是说考生姓名籍贯是公开的;据说唐朝(尤其是晚唐)的时候考场风气很腐败(考卷不弥封无疑给腐败创造了条件)。因了这些据说,许多真正的才学之士往往名落孙山。曹梦征终于能够考中进士,虽是白首皓髯,也是可喜可贺的。于是他被授任校书郎,后任秘书省正字。可惜的是风烛残年,只做得两年官,便与世长辞了。

也幸好他死于903年,没看到904年的朱温杀昭帝,也没看到907年的朱温叛唐称帝和随之而来的十王乱天下。

虽是个白头进士,但曹松毕竟还是登了榜的,想想千百年来,又在多少人考白了头发,却最终带着一声叹息走进坟墓。曹松是不幸中的幸者,他官运不济,到底还有些文运,他的诗歌得到认可,评者认为“风格似贾岛,工于炼字,意境深幽”。他遗有《曹梦征诗集》3卷,《全唐诗》收入其诗140首。

最新投票

关键词: 唐朝刺史

上一篇:
下一篇: